摘要:確認,阿斯巴甜致癌!年銷30億元的大窯汽水或遭反噬
本文共計
2474
字
|
閱讀需要
5
分鐘
藍鯊導讀:“低成本”的賬總是要還的
作者?| 陳世鋒
編輯 | 盧旭成
“阿斯巴甜致癌”被實錘。
今日(7月14日),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世衛組織(WHO)和聯合國糧農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聯合發布阿斯巴甜危害與風險評估報告稱,基于阿斯巴甜具有人類致癌性的“有限證據”,將其歸類為“可能致癌物”(IARC 2B類),并重申建議的日容許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40毫克以內。
該消息一出,不添加阿斯巴甜的食品飲料企業紛紛澄清,添加阿斯巴甜的食品飲料企業比如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大窯汽水等依然三緘其口。但一些零售企業已經開始行動,有消費者發現,在京東官方自營店里面,大窯含有阿斯巴甜的產品已經暫不發貨。
大窯汽水,這家誕生于上世紀80年代內蒙古的飲料品牌,近年來靠著一款大容量的單品走紅市場,成為飲料行業最大的黑馬。據界面新聞報道,一名飲料行業人士透露,大窯2022年銷售額32億元,是老牌汽水冰峰的10倍、北冰洋的3倍。目前,大窯汽水已經滲透至31個省市,無論是在北京、上海還是縣城鄉鎮,都能看到大窯的身影,成功從地方邊緣飲料成為了全國知名飲料。
如今,隨著“阿斯巴甜致癌”一事塵埃落定,大窯汽水還能繼續“起飛”嗎?
01
阿斯巴甜的“紅利”:低成本
大窯汽水的前身是內蒙古的八一飲料廠,當地人稱其為“香檳”,啤酒式樣的綠色玻璃瓶是不少人心中的童年記憶。
除了打情懷牌外,借助國潮崛起“翻紅”的大窯汽水還有自己的發展邏輯——大汽水,低成本。
在國產汽水中,大窯汽水提出了“大汽水”的理念,喊著“大汽水,喝大窯”的口號,率先推出了520ml、550ml的大容量玻璃瓶,而容量翻倍的基礎上,價格卻和其他240ml的飲品差不多。比如京東上,大窯汽水玻璃瓶裝520ml*12瓶售價64.90元,而北冰洋玻璃瓶裝248ml*12瓶價格就達66.90元。僅僅是容量上的創新,價格上的優勢,就讓大窯創造了一個汽水界的新品類——“大汽水”。
圖片來源:大窯飲品官網
盡管“大汽水”容量更高,但成本卻低于同行。
在接受界面新聞等媒體采訪時,武漢二廠汽水創始人蘭世立表示:“(大窯)一噸成本才100多元,而含果汁的武漢二廠汽水在每噸800多,其他差別還在于我們用了傳統的料,原料中我們有白砂糖,他們有一部分是糖精?!?br>此外,阿斯巴甜也是大窯汽水配料表中的常客。作為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的主要優勢是“甜價比”。據智研資訊公布的數據顯示,在甜味劑中,甜價比最低的是糖醇類甜味劑,其中木糖醇只有0.04,赤蘚糖醇只有0.07;其次是天然甜味劑,甜菊糖苷是0.91,羅漢果甜苷是0.21;最高的是人工類甜味劑,甜蜜素和安賽蜜是3.33,阿斯巴甜是2.5,三氯蔗糖是3.25。
據測算,阿斯巴甜的甜度約為蔗糖的180-至220倍,熱量為蔗糖的1/200;赤蘚糖醇的甜度約為蔗糖的60%-70%,熱量幾乎為零;甜菊糖苷的甜度約為蔗糖的250-350倍,熱量為蔗糖的1/300。
相比之下,阿斯巴甜等人工甜味劑的“甜價比”最高,是天然甜味劑的2-16倍,是糖醇類甜味劑的35-48倍。雖然在國內赤蘚糖醇的采購價格普遍在1.2-1.5萬元/噸,而阿斯巴甜的采購價格大約在8-10萬元/噸。但按照單位成本計算,阿斯巴甜等人工甜味劑的“性價比”最高。
因此包括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大窯汽水等廠家更愿意選擇阿斯巴甜等人工甜味劑進行生產。
02
大殺四方
借助阿斯巴甜的“性價比”,大窯將成本控制到極致,這成為其“大殺四方”的底氣。
首先,低成本給大窯自身帶來了巨大的盈利,使其有資金和實力“大打廣告”做營銷。2021年和本土廣告營銷公司華與華合作,后者針對大窯的產品特點,推出了“大汽水,喝大窯”廣告語,充分利用了消費者省錢的心理,俘獲了眾多消費者。
2022年,大窯官宣吳京成為代言人,“國民硬漢”和“國民飲品”的聯手使大窯的熱度再度發酵,而這也成為了一二線城市認識大窯的契機。而在央視大規模投放廣告的同時,大窯汽水還砸重金在線下的商圈、地鐵、梯媒等渠道進行全覆蓋,讓大窯汽水被更多消費者關注。圖片來源:大窯飲品官網
其次,低成本也能夠使大窯給予渠道商巨大的利潤空間,促進大窯汽水的動銷。過去幾年,大窯主攻餐飲渠道,比如燒烤店、串串店之類的街邊店,這類渠道更看高毛利。
而據36kr等媒體報道,“大窯嘉賓”到經銷商層面的到岸價為17.5元/箱(12*550ml),經銷商給二批商的價格為21.5元/箱,終端到貨價為25元/箱,零售價5-6元/瓶,核算下來每瓶汽水的毛利高達3-4元。
這對經銷商來說,有著巨大的吸引力,這意味著,賣大窯遠比賣其他汽水飲料更劃算,自然有更大的積極性銷售大窯。根據官方披露,大窯目前旗下經銷商多達1600家,并建立了100萬家零售終端,遍布31個省市。
“廣告+經銷商”,讓大窯迅速從地方性邊緣飲料品牌進化為“國民飲品”,銷售額突破30億元。
03
或遭反噬
隨著“阿斯巴甜致癌”靴子落地,大窯汽水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近年來,消費者健康意識不斷增強,“低糖”“0糖”成為新的消費熱潮,也催熱了食品飲料行業的代糖市場。不管是元氣森林等新品牌,或者是北冰洋等“翻紅”的傳統品牌,在甜味添加劑方面都較為慎重,不再是傳統汽水“糖精+色素”的簡單配比。比如元氣森林主打“0糖0脂肪0卡路里”,使用的是赤蘚糖醇等天然甜味劑。
江南大學食品學院教授華霄表示,天然甜味劑和人工甜味劑都屬于食品添加劑,如果按照食品添加劑國家標準來使用,可以認為都沒有安全問題 。“但如果在長期攝入的情況下,可以認為天然甜味劑更健康, 因為天然甜味劑已經在自然界長期存在,其結構更容易在各種代謝途徑中被代謝掉,不會累積在人體內。”
查看大窯汽水的配料表,“糖精、色素、阿斯巴甜”等依然是主流。盡管大窯也嘗試向健康化飲品布局,推出love蜜蜂蜜柚子氣泡茶和激閃能量飲料等產品,但目前銷量平平。圖片來源:大窯飲品官網
大窯終究離不開“汽水”。但汽水崛起的背后,是包裝和原料的“低成本”。“阿斯巴甜致癌”風波驟起,或將大窯汽水推向使用天然甜味添加劑的產品研發方向。但如果沒有阿斯巴甜給予的“低成本”,大窯汽水還能有多少利潤“可圖”?其營銷推廣和渠道擴張是否會陷入停滯?這或許是大窯汽水發展歷程上的“分水嶺”。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5年,百事可樂就曾陷入阿斯巴甜“致癌”風波,百事可樂還因此宣布在健怡系列產品將放棄阿斯巴甜,但這一調整只針對美國市場,不包括中國市場。作為跨國巨頭,百事可樂能夠轉移產線,大窯汽水又能怎樣?
*本文為藍鯊消費原創,作者陳世鋒。歡迎添加藍鯊消費首席交流官(WX:L15811243757),關注公眾號:藍鯊消費(ID:lanshaxiaofei),深度研究消費產業,記錄和陪伴新品牌成長,歡迎加入藍鯊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