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晚,百度發布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數據顯示,公司涵蓋智能云在內的AI新業務增長強勁,首次超過100億元,同比增幅達到34%。而財報電話會披露,百度智能云業務營收同比增長27%,Non-GAAP經營利潤實現同比增長。
業績大增的背后,源于百度以前瞻性視角搶先布局全棧AI,系統性構建了從底層算力到上層應用的完整技術棧,使百度得以收獲AI快速落地帶來的產業紅利。
此外,公司自動駕駛出行服務“蘿卜快跑”與“百度智能云”已成為新的增長引擎,而正在進行的搜索業務激進AI化改版迭代,也將為公司開辟新的商業化路徑。
云與自動駕駛出行成百度新增長引擎
全棧AI技術核心在于構建“數據-模型-應用”全鏈路閉環,以此形成高效完整的技術能力棧。百度憑借完整技術棧優勢,在智能云、自動駕駛出行領域的加碼布局正在進入成果加速兌現期。
近年來,在行業應用不斷深化、技術融合持續加速的產業趨勢下,云市場需求增長強勁。據Gartner統計,2024年全球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市場規模達到1718億美元,同比增長22.5%。而據IDC(國際數據公司)發布的《中國AI公有云市場2024》報告顯示,百度智能云連續六年位居AI云服務市場榜首。IDC在今年8月20日發布的最新報告也顯示,百度智能云獲大模型平臺市場第一。
8月20日晚,百度Q2財報電話會上披露,智能云業務營收同比增長27%,Non-GAAP經營利潤實現同比增長?!蔼毺囟说蕉说乃膶覣I架構已經成為我們的核心競爭優勢。”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表示,全棧AI能力正在推動智能云業務健康增長。
百度智能云的快速增長,源于公司全棧AI能力、大模型和技術迭代等多重優勢因素的協同作用。在技術構架上,百度依托云基礎設施、框架、模型、應用四層全棧自研優勢,將技術棧覆蓋到芯片、框架、模型及應用全鏈條,具備端到端的優化能力。與此同時,百度智能云依托文心大模型重構產品體系,將AI開發門檻大幅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AI應用端側的重要落地場景,自動駕駛出行正在成為百度另一重要的新增長引擎。百度依托全棧AI優勢,通過蘿卜快跑這一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憑借前瞻性的賽道布局,實現了商業化成果的快速兌現。財報顯示,2025年第二季度,百度的無人車服務蘿卜快跑提供的全無人自動駕駛訂單超過220萬單,同比增長148%。截至2025年8月,蘿卜快跑累計為公眾提供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訂單超過1400萬單。
蘿卜快跑取得的杰出成績,得益于百度在硬核技術實力、規?;\營、商業模式構建以及政策與生態協同等方面的優勢。其中在硬核技術上,蘿卜快跑依托百度自研的?深度學習平臺?和?智算集群?提供底層技術支持,通過自研昆侖芯、優化算法架構促使單位成本顯著下降。此外,依托百度Apollo平臺搭載L4級自動駕駛技術,使安全性進一步提升。
目前,蘿卜快跑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11個城市開放載人測試運營,并在武漢、重慶等城市實現全無人自動駕駛服務測試。與此同時,蘿卜快跑的出海布局成果也在進一步加速兌現。今年以來,蘿卜快跑先后與Uber和Lyft達成戰略合作,將在亞洲、中東和歐洲部署無人車。
作為國內首個自動駕駛商業化試點企業,百度的蘿卜快跑已在20個城市參與“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2025年7月,蘿卜快跑入選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WAIC)“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創新成果展 ”,進一步體現出國家層面的認可。
用全棧AI構建競爭壁壘
基于技術自主性、產業競爭力、生態協同性以及戰略前瞻性等多重維度,打造全棧AI既是一家科技公司AI技術硬實力的體現,也是其應對未來科技競爭、推動技術迭代與加快產業升級的重要利器,而百度正是通過算力、模型、平臺、應用的分層布局構建起牢固的競爭壁壘。
通過從算力到應用的全棧布局,百度的AI戰略已經鑄起“技術造血-生態共生-流量分發”的閉環體系:算力與模型能夠持續造血,平臺起到打好生態基礎的核心作用,應用端則擔當打通流量入口的關鍵角色。模型決定能力,AI平臺決定生態,應用矩陣決定分發,在三個必要條件的疊加效應下,最大化推動AI應用的快速落地,實現商業兌現的正向循環。
基于AI戰略生態閉環體系,百度在商業落地、AI應用成果轉換上也在加快兌現。智能云與蘿卜快跑自動駕駛出行是最先見成果的業務,而遠不限于此,百度的AI戰略生態圈也正在不斷擴圍,比如百度憑借著技術積累與算力資源優勢,在大模型布局方面居于領軍者梯隊,半年內連發15款大模型,最新版推理模型將于本月底面世。
此外,百度還正在推進從搜索到數字人的流量重構體系構建。從百度搜索端看,公司進行了10年來最大改版,通過對搜索生態、搜索結果、AI助手能力等升級迭代,在提升用戶體驗、拓展商業模式、構建開放生態等方面起到重要意義,具有長期的商業可持續性以及巨大的發展潛力。財報顯示,傳統的超鏈接搜索結果逐漸被結構化、智能化和多模態優先的AI回答所取代。7月,移動搜索結果頁中AI生成內容的占比從4月的35%迅速提升至64%;6月,百度APP月活用戶達7.35億,同比增長5%。
而除了搜索領域的變革,百度還推出了GenFlow、秒噠、數字人等新應用,通過應用拓展與技術迭代,進一步助力公司商業化成果兌現。以秒噠為例,其是百度2024年11月推出的應用產品。作為一個由大模型與智能體組成的全新軟件,用戶可以直接通過語言描述需求,即可自動生成完整功能代碼,進而通過多智能體協作讓創意落地。今年3月,秒噠全量上線,發布即吸引了超20000家企業申請內測。
百度在AI數字人領域持續加大投入力度。據IDC發布的《中國2024年AI數字人市場份額》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AI數字人市場規模約41.2億元,其中百度以9.8%的市場份額位居行業第一。
帶來更強“魯棒性”
在AI全球化競爭中,全棧布局已成為科技公司占領先機、占據行業制高點的重要競爭能力。百度憑借激進改革的底氣,正在全棧AI賽道強勢領跑。而放眼全球,頭部科技巨頭通過構建全棧AI布局,不僅能搶灘新興AI市場,也能夠有效守牢搜索市場,表現出“魯棒性”效應。
百度和百度和谷歌均采用了全棧AI布局策略,谷歌的成功案例已經驗證了全棧能力的“魯棒性”。目前來看,以GPT 為首的AI平臺還未正式做廣告變現,且廣告系統基建、與廣告主之間的商業生態均還未搭建和完善,谷歌的全棧布局為自己掙得了時間窗口。
百度在全棧AI的戰略布局,也正在帶來更強的“魯棒性”正向作用。對于其他科技公司而言,則多存在單一布局等局限性問題,比如模型能力領先但缺乏應用場景,商業化難以高效兌現;云服務強但AI模型落后,需依賴第三方技術授權等。
百度之所以對搜索的改造更為激進和徹底,正是因為全棧布局提供的底氣。在搜索革新上,百度將AI深度融入搜索生態,傳統鏈接結果占比下降同時,結構化AI答案成為主流。此外,公司全棧協同效應顯著,如文心大模型能夠同時賦能搜索、云、自動駕駛三大業務,技術復用率高。反映到經營項來看,全棧優勢與多業態布局能夠有效實現多點發力、提升抵抗風險能力。
在AI時代,百度的AI戰略布局與實踐為行業發展構建起了鮮明的“百度模式”標桿,與此同時,也向行業揭示了一個典型的商業競爭機制,即技術深度、生態廣度以及商業化兌現速度對于市場參與者在生存空間、最終勝負等方面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整體來看,百度通過全棧布局,已構筑了能夠持續拓展技術深度、生態廣度以及加速商業兌現的高競爭壁壘,并加速實現了向“標準制定”的跨越。無論是云服務、自動駕駛以及搜索生態的AI重構,均在驗證全棧AI正在塑造公司新的成長邏輯。未來,隨著AI技術的加速滲透,百度的“技術-生態-流量”飛輪將有望進一步加速運轉,進而助力公司加速駛入多極增長軌道。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