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被人嫌棄”到必備美食,皮蛋的命運如何改變。
作者|閆燁編輯|魏曉
時間已近上午,當水溫經過幾個小時的照射升至20度以上,鴨群終于能夠放心地下水嬉戲。幾千只鴨子爭前恐后地下水,光是將它們趕到水中,農戶們就需要花費十幾分鐘的時間,再配上耳邊連綿不絕的“嘎嘎”聲,場面的確稱得上壯觀。
不過,在江西省南昌市的諸多村落里,這樣的場景卻是司空見慣。
入秋之后的江南地區(qū)依舊擁有廣闊的暖水資源,正好適應了鴨子們喜水群居的天性,也讓養(yǎng)鴨成了這里的重要產業(yè)。
與之一脈相承的,還有鴨蛋加工產業(yè)。
人們習慣將鴨蛋腌制成咸鴨蛋或者皮蛋來吃,在經過十幾天或者一兩個月的等待期之后,翻沙流油、咸香適口的咸鴨蛋與清涼爽口、香而不膩的皮蛋便能夠順利出廠。
自然的,皮蛋與咸鴨蛋也成為了江西當地的特產,上至耄耋老人,下至黃口小兒都習慣將咸鴨蛋和皮蛋作為日常美食。像是在端午節(jié)期間,除了常規(guī)的粽子之外,江西人還要吃上一顆咸鴨蛋,才算是正式過了節(jié)。
近幾年,經由電商的加持,這些咸蛋和鴨蛋得以更快地走出江西,跨過秦嶺淮河的交界,走向全國用戶的餐桌。一些商家表示,像皮蛋這種食品,近兩年也在包括抖音電商的短視頻和直播等方式的推動下,逐漸成為了風靡于年輕人之間的美食,有了更多美味又新潮的吃法,一改過去被“嫌棄”的命運。
消費者觀念的轉變也造就了整個產業(yè)鏈的轉變。
在本就占據全國金秋過半鴨蛋產量的江西,一批批鴨蛋生產加工的廠房不斷擴大,機器代替了人工,養(yǎng)活了一批批工人,養(yǎng)鴨的農戶們信心不斷提升,商家們也由傳統(tǒng)的經銷模式開辟出了新的銷路,使得這項幾十年的傳統(tǒng)農副產業(yè)有了新的勃勃生機。
這也見證了,傳統(tǒng)產業(yè)與現代模式的碰撞,竟能夠在這片江南大地上誕生出更熾熱的火樹銀花。
搭上電商快車 好鴨蛋得以走向全國
事實上,養(yǎng)鴨一直是江南由來已久的傳統(tǒng)。
如果真要追溯,《吳地記》曾有記載,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吳王就為了養(yǎng)鴨而專門圍了一座鴨城,方圓數百里只見鴨,不見人。這與江南地區(qū)氣候濕潤,適合植物生長,能夠為鴨子提供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不無關聯(lián),這里養(yǎng)鴨的歷史也一直延續(xù)至今。
也正因如此,幾千年來,當地人對養(yǎng)鴨及其相關產業(yè)一直有著獨到的研究。
以“撿鴨蛋”為例。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農民們需要與母鴨“斗智斗勇”,冒著被啄傷的風險才能撿回來鴨蛋?,F在,他們會在清晨母鴨產卵之后將它們趕到湖泊中放牧,再將鮮鴨蛋撿到蛋箱,或者直接在湖泊中放好網子,以接住母鴨在水中產下的鴨蛋一并收獲。時間能夠縮短到兩小時內,這樣的效率也保證了蛋殼表面不受細菌感染,鮮鴨蛋更能夠賣個好價錢。
在農產品行業(yè),小小的改變就能夠為農民們提高生產力,帶來經濟效益。
與之類似的,現在在江西南昌,越來越多的養(yǎng)鴨企業(yè)正在借助電商的新風,將這份傳統(tǒng)行業(yè)推向新的臺階。
鄱湖鴨舍就是其中之一。
從2009年公司成立,到2022年加入抖音電商,作為天韻農業(yè)旗下品牌的鄱湖鴨舍開始的專業(yè)蛋鴨養(yǎng)殖,經過十多年的發(fā)展,到現在已經發(fā)展成了集種鴨養(yǎng)殖、蛋鴨養(yǎng)殖、蛋制品加工及銷售等覆蓋蛋鴨全產業(yè)鏈的企業(yè)。在一腳邁入電商行業(yè)之后,電商的推廣讓公司優(yōu)質、綠色的鴨蛋直接與用戶產生了鏈接。
據鄱湖鴨舍總經理何幼軍介紹,很多用戶會專門向客服詢問購買綠殼鴨蛋,也有人會特地要白殼鮮鴨蛋。
為了應對這些需求,他們會用專業(yè)的飼養(yǎng)方式讓母鴨生出綠殼雞蛋。像是給鴨子的飼料中添加大量的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如菠菜、芹菜以及紅蘿卜、南瓜等蔬菜,又或者將鴨舍或鴨舍的墻壁、地面、棲息板等用翠綠色或棕綠色的材料進行覆蓋,同時給予適度光照,從而提高鴨子合成葉綠素的能力。
當然,面對消費者針對產品的需求,已經從事養(yǎng)鴨行業(yè)十幾年的他們自然能夠很好應對,真正讓他們在初期犯了難的,是傳統(tǒng)經銷模式向電商模式的轉變環(huán)節(jié)。
一個很現實的情況是,相比于杭州這種遍地皆是主播的城市來說,目前江西部分原產地的電商人才并不多,需要招募主播、運營、客服從零培養(yǎng)、逐步摸索,培養(yǎng)一個成熟的主播通常需要2-3個月的周期。
并且,在賬號建立初期,鴨蛋發(fā)到用戶手中時有破損,賠付也成了增加成本的緣由之一。
好在,在公司不斷改進、學習別人經驗、調整策略之下,店鋪銷量終于不斷提升,也針對各類問題有了解決對策。
鴨蛋容易破損,就設計新的模具,將鴨蛋真空包裝處理,并輔以泡沫盒寄出,這就大大減少了鴨蛋的破損率。
同時,在@鄱湖鴨舍 的抖音賬號內,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他們逐步成長的痕跡。
目前,@鄱湖鴨舍 共發(fā)布了452條短視頻,短視頻內容也在不斷變化。從過去的以消費者試吃咸鴨蛋皮蛋為主,逐漸到以拍攝養(yǎng)鴨環(huán)境、收蛋過程,以及咸鴨蛋皮蛋的菜品制作、開蛋實測等為主要內容,直播間也逐步換到了養(yǎng)鴨基地,用戶能夠更加直觀地看到皮蛋咸鴨蛋的生產過程以及親測試吃,也就能讓他們更加放心地下單。
有用戶在評論區(qū)問皮蛋怎么吃更好吃,他們會一一為其介紹;有人質疑皮蛋的制作過程,他們會解釋如今的工藝早已改變;有人買過后來直播間點贊,他們也會對其表示感謝。
盡管這種直接面向用戶的銷售方式與過去截然不同,但在不斷改善經營方式后,電商為公司帶來的效益卻是立竿見影的。
何幼軍表示,電商渠道為公司額外帶來了千萬級的銷售,這對于客單價并不高的農產品來說,是十分可喜的增長。
這之后,銷量與訂單的增長讓越來越多的農戶愿意將自家產的鴨蛋直接賣給鄱湖鴨舍。目前為止,已經有2400家農戶與他們達成了合作,而起初只有270多戶,足足翻了十倍。
顯然,小小的改變撬動了整個產業(yè),電商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助推器。
一顆鴨蛋 改變整個產業(yè)鏈
當然,不僅是作為產業(yè)鏈末端的商家,隨著電商的到來,產業(yè)鏈上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獲得了不可小覷的增量。
關于這一點,從事鴨蛋產業(yè)幾十年的熊淑平很有發(fā)言權。
四十多年前,熊淑平的公婆便開始自己養(yǎng)鴨。每天清晨,他們會在母鴨剛剛產完卵之后盡快將鮮鴨蛋撿到蛋箱內,再提著籃子走到街市上販賣。慢慢地,鴨子的養(yǎng)殖規(guī)模不斷擴大,賣鴨蛋的容器從竹籃變?yōu)榱税遘?,日子也越來越好了起來?/p>
這之后,從夫妻店到小作坊,再到之后注冊公司,祖輩傳下來的鴨蛋生意也繼承到了熊淑平的身上。
當時,即便是傳統(tǒng)的供銷模式下,熊淑平和她的梅氏實業(yè)集團也擁有著不錯的銷量和影響力。據她講述,很多超市和菜市場里販賣的咸鴨蛋都來源于梅氏鴨蛋,而在整個江西省,她也是首批建起鴨蛋加工廠的。
據她介紹,目前廠里的兩臺鴨蛋加工設備可以每小時可以加工生產出3萬枚皮蛋,一臺機器每天工作在10小時左右,算下來,每天可以生產超過70萬枚皮蛋。這樣的產量足夠撐起電商端每天2-3萬單的需求,同時滿足線下的供貨量。
而這與公司工廠逐步在生產線上的迭代密不可分。
和很多企業(yè)一樣,起初篩蛋、質檢、溫度控制等均有人工負責,費力又費時。但隨著規(guī)模的擴大以及需求的增加,加工機器代替了人工。腌制好的鴨蛋從散裝被放入機器池中開始,經過16道工序,最終到達機器末端時便能夠裝箱出廠,極大地節(jié)省了人力物力成本。
與此同時,皮蛋咸鴨蛋的腌制技術也在不斷提高。熊淑平說,自己預計在明年新建的廠房中儲備一萬桶皮蛋庫存,而這個數量也少有皮蛋廠家敢做到。
當然,這樣的勇氣也來源于公司線上線下源源不斷的訂單。
不過,在2020年踏入抖音電商之后,梅氏鴨蛋并非旗開得勝。起初,熊淑平在自己抖音個人賬號上打造IP,教用戶做皮蛋相關的美食,講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之后,她又開設了直播,親自上陣帶貨鴨蛋。但效果并不好,一天只有十幾單,與她的預設相差不少。
盡管如此,她并沒有放棄,在她心里,盡管公司已經是幾十年的企業(yè),擁有穩(wěn)定的市場,但緊跟電商就是擁抱更廣大的用戶群,這對于公司來說無疑是一份可以預想到成功的挑戰(zhàn)。
在她的堅持與不斷調整運營策略之下,梅氏鴨蛋開始從自播轉向與全國各地的主播合作進行達人代播,截至目前,從幾千粉絲的小主播到幾百萬粉的大主播,全國已經有300多位主播會在直播間帶貨梅氏鴨蛋的產品。而如此大規(guī)模的主播數量也為梅氏鴨蛋帶來了足夠多的訂單量。目前,梅氏鴨蛋的抖音店鋪可以產生2-3萬訂單,是過去的好幾倍。
當然,抖音電商本身全域興趣電商的屬性也成為了助力梅氏鴨蛋訂單增長的重要原因。
舉個例子。
去年,在抖音電商的推廣以及消費者自發(fā)的宣傳下,溏心皮蛋成為了新的社交寵兒,很多年輕人特別是00后一下子迷上了這種對他們來說十分新奇的品類,很多人直接選擇了在抖音電商下單,為包括梅氏鴨蛋在內的鴨蛋商家?guī)砹擞唵蔚募ぴ?。很多店鋪至今,還將溏心皮蛋的鏈接和短視頻放在了店鋪和賬號置頂的位置。
而這種用戶基于興趣引發(fā)交易,進而改變商家經營思路,進而不斷貼合當下用戶消費需求的路徑,也正是電商與傳統(tǒng)經銷模式最大的區(qū)別。商家也可以借此直接傾聽消費者的聲音,并對自身不斷優(yōu)化。
至此,這條傳統(tǒng)的產業(yè)鏈也得以煥發(fā)新的活力。
這也是抖音電商啟動“山貨上頭條”項目的初衷:通過優(yōu)質的內容和平臺技術,將需要被看到的農特產地區(qū)和擁有潛在消費需求的消費群體進行連接,讓地方特色農貨有機會走向大江南北。
今年10月,抖音電商“山貨上頭條”助農項目來到了江西省,聚焦于這里的皮蛋鴨蛋、米粉等特色產業(yè),通過商家達人培育、市場營銷活動、達人溯源直播、短視頻宣傳等方式,孵化本地商家達人、提升產業(yè)帶知名度、擴大銷售規(guī)模。
這項舉措最直接的反饋就是,像梅氏鴨蛋和鄱湖鴨舍這樣的商家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可。謝雨表示,目前自家的產品復購率在20%-30%,很多用戶會自己買完之后再種草給朋友,由此在用戶之間形成品牌傳播。
而熊淑平對此也有自己的體會?!耙驗轼喌靶院灰咨匣?,所以過去買鴨蛋的都是老年人。沒想到在加入抖音電商后,買的用戶都是年輕人,并且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人,這是我沒有預料到的?!彼f。
擁有了更多年輕群體的青睞,將市場從局域擴展到了全國,這意味著這項事業(yè)擁有了更大的市場,拔高了增長的空間,能夠讓熊淑平、謝雨以及更多與她們一樣從事傳統(tǒng)農產品行業(yè)的人們,有信心和能力為更多的消費者提供餐桌上的美食,也讓更多以此為生的農戶們過上好日子。
這便是一顆鴨蛋引發(fā)的新故事。
來源|AI藍媒匯 作者|閆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