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堂物理課的傳播價值。
9月24日,“以視頻會友,不亦樂乎”搜狐視頻播主大會圓滿落幕,眾多播主,包括科學知識、生活、國風、舞蹈翻跳、活躍紅人等齊聚現場,相互學習交流心得。
令人感到驚喜的是,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物理學博士張朝陽以“奧本海默”造型亮相科學演講局,為大眾還原了一堂生動的“張朝陽的物理課”?,F場20余分鐘的時間內,為大眾講解了行星的運行軌道方程,并與在場播主和用戶互動。
此前,《張朝陽的物理課》還舉辦了第二卷新書首場簽售會,張朝陽分享自己關于學習的觀點。“學習是嚴肅的、神圣的,關于人生意義的角度來講,這件事情很重要,這樣就會非常熱情地去進行?!?/p>
《張朝陽的物理課》第二卷涵蓋直播課第67-127期的相關內容,深度解析了46個有趣的物理問題,書中還有張朝陽的近百張手稿。
書中還會圍繞一個問題,綜合各個物理學分支的知識,用以解析現象背后的科學原理。比如,在探討磁場抗磁原理時,書中從考慮磁矩的力矩、磁場對原子能級的影響,以及量子力學中帶電粒子的抗磁性等角度入手。這不僅僅局限于電磁學的分析,還融合了量子力學的知識。
“跟傳統教科書不太一樣,每個章節可以單獨地看,碎片化地,隨時拿來翻一翻,最重要的自己推導?!睆埑栒f。
確實不一樣。
此前“奧本海默”來到了《張朝陽的物理課》直播間現場——張朝陽穿著上世紀40年代西裝,打領帶,戴著禮帽出現在眾人眼前的,致敬了一把奧本海默。
那天,他分享了有關奧本海默的歷史,硬核推導“玻恩-奧本海默近似”公式解析化學鍵的存在,讓更多人了解奧本海默的物理學貢獻。
從大眾感興趣的熱點出發,解密背后的物理知識,從而激發大眾學習物理的興趣,這正是《張朝陽的物理課》的一貫風格。
據了解,《張朝陽的物理課》自2021年11月開播,已開講170余期,課程常常從自然界現象出發,引入基本物理概念,推導基本理論,研算現象背后的根本原因,達到對本質的理解,這種獨樹一幟的硬核直播風格多次出圈。
當前,這一IP已形成了直播、回放、短視頻、文字、書籍的立體式傳播,激發學習物理興趣,讓更多的人對物理產生好奇心,從而鉆研這門科學;該IP推動更多掌握專業的、硬核的知識博主,參與到搜狐視頻的知識直播。
硬核的物理IP
2021年11月,張朝陽第一次開啟物理課直播的時候,“物理”在中文互聯網領域屬于小眾科學。
有一次,俞敏洪在訪談節目《星空下的對話》中對張朝陽說:你的物理課我一個字聽不懂。那時張朝陽還回答:物理是小眾,有幾個人能聽懂我就很高興。
但現在不一樣了。
年初《流浪地球》第二部上映時,其中的物理概念“引力彈弓”、“洛希極限”被廣泛的討論——人類到底能不能借助這一方式飛出太陽系——物理的弧光開始散發出熱量。
在《張朝陽的物理課》中,這些物理學中的概念,被推導成數學公式,繼而還原成答案和歷史。
張朝陽說:早在1977年,旅行者號就利用了引力彈弓飛離太陽系,進入星際流浪征程。直到今天,在旅行者們發射后的46年后,它們已經離開了太陽系,但仍然保留著部分機能。
伴隨《奧本海默》上映,人們對物理學充滿興趣:量子物理究竟是什么?核聚變與核裂變有何不同?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戲法還是真實?
為了更有代入感,張朝陽在線下物理課還原奧本海默經典的西裝形象,并用一如既往的公式硬核推導,講述奧本海默對量子力學方面的貢獻,致敬這位傳奇人物。這讓觀看網友們直呼“奧本海默朝陽本默”。
“朝陽本默”的出圈,在網上引發評價,網友@首席編輯在短視頻平臺上說:在一眾解讀《奧本海默》電影的人中,張朝陽是最有價值的,不僅解析了背后的諸多物理學原理,更是在喚醒人們對于科學思維的重視。”
物理從來不平易近人,但《張朝陽的物理課》所做的,正是讓觀看者先愛上物理,再探索物理,繼而研究物理。
在近期的一次線下課上,張朝陽談起新書時也說:建議先看《張朝陽的物理課》第二卷,因為相比第一卷,新書更為成熟,處理問題方法也更為獨特。
在搜狐視頻打造知識直播平臺的道路上,《張朝陽的物理課》是其中最出圈的直播IP,第二卷新書出版讓更多人看到物理學習的價值,也為硬核物理知識的傳播找到了新的路徑。
一堂物理課的傳播價值
《張朝陽的物理課》通過推導一個個公式、解釋一個個概念,從直播到短視頻,再到紙質書籍,不僅吸引了大批物理愛好者,也讓很多物理小白“路轉粉“。
物理課的不斷出圈,除了愛好者、專業學術人員對課程中的種種問題進行研究,更多的物理“小白“也加入進來。在清華演講中,張朝陽針對物理課第二卷新書表示,即使對物理不了解,僅僅是好奇,通過閱讀書中的文字,從遠處了解我們這個世界種種問題的原因,就已經很有好處了,“不同層級人都可以通過這本書獲得知識。”
這正是物理課的目的之一——吸引更多網友產生對物理的好奇和興趣。
這實際上,就是讓知識產生價值。
其實,從2021年開始直播到如今,《張朝陽的物理課》也為主講人張朝陽本身帶來了理論研究水平的提升。在《張朝陽的物理課》第二卷推介視頻中,他說:相比第一卷來講,我本身的物理水平提升了。這恰恰可以說明,對于在搜狐視頻做知識直播的專業人士來說,直播不僅是將知識傳達給他人,也是對自己的提高。
當下,知識直播面對的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3年為知識付費的用戶規模將突破5.7億人,知識付費行業有望借這一市場基礎進入穩定的持續發展階段。
而近兩年不斷推出的科幻作品、公開演講,也助推了知識經濟的蓬勃發展。
去年,中國科學院2022跨年科學演講受到了極大的關注,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直播公開課也紛紛出圈;今年年初《三體》的上映為讓物理學送來一波熱度;電影《奧本海默》的出圈,無疑將物理推到了熱點之上。
此外,從新媒體時代,大眾獲取知識方式就發生了根本變化。
去年10月8日《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發布,到今天這個時間點,恰好快一年,大眾獲取知識的途徑,也從早期的圖文表達進化到視頻錄制,再到如今的知識直播成為主流。
各種原因綜合,《張朝陽的物理課》以線上直播、短視頻、出版紙質書等多種立體化傳播形式參與其中,以硬核燒腦的風格進行物理科普,也為中文互聯網中的“科學語料”,添加了真實、硬核的注腳。
更為重要的是,其為眾多硬核知識IP的傳播,打了一個漂亮的樣板。
來源|AI藍媒匯 作者|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