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5萬級別的全自動駕駛汽車。
何小鵬最近很開心。
在經歷了上半年的陰霾之后,到了下半年,何小鵬的運氣似乎一下子就好很多,小鵬汽車不斷地拉到強援。
上次是大眾,這次是滴滴。
就在今天,小鵬與滴滴宣布雙方將達成戰略合作。
根據合作協議,滴滴將向小鵬出售智能電動汽車項目相關資產和研發能力。小鵬汽車將基于此打造一款A級智能電動汽車,項目代號“MONA”,作為其全新品牌的首款產品,該車型與小鵬汽車現有品牌形成差異化優勢,預計2024年由小鵬汽車量產推出市場。
整體來看,對于小鵬汽車而言,與滴滴的戰略合作不僅是其多品牌擴張之路的開端,同時也將獲得滴滴生態體系的全面支持。而對于滴滴而言,聯手小鵬汽車,也直接服務于滴滴自身的出行服務布局。
這次造車賽道與出行服務的無縫對接,無疑將為市場帶來新變量、新意思。
押注15萬級別智駕
“MONA”的定位,正是將智能座艙、自動輔助駕駛等高階智能化能力,引入到“15萬級”主流市場中,打造爆款車型。
一直以來,市場上普遍認為智能化程度較高的幾家車企,比如蔚來、小鵬、問界等,其產品價格區間多在20萬以上。
甚至早在兩年前,彼時的何小鵬就曾認為“因為成本原因,沒有車企能夠在15萬級別推出有競爭力的全自動駕駛汽車。”
但時至今日,這一觀點也被何小鵬親手推翻。
在近期召開的2023年第二季度業績電話會議上,何小鵬表示,隨著死磕技術創新和全流程降本,他很有信心在最主流的15萬級別市場推出全自動駕駛汽車。
這一背景下,與滴滴的此次合作,就顯得非常及時以及重要了。
據介紹,“MONA”是滴滴已有的完成度較高的準量產A級智能電動汽車轎車車型,前期滴滴已經投入數十億人民幣對其進行開發。小鵬汽車將“MONA”項目收購后,在滴滴前期的工作基礎上,基于扶搖平臺的架構,繼續完成全部的量產研發以及部分的銷售。
如此一來,相比較小鵬完全獨立新起一個造車項目,初期啟動成本、試錯成本都要低不少。
更關鍵的是,滴滴也將面向小鵬汽車首次開放全生態賦能,為“MONA”提供包括智能座艙、智駕及共享出行市場等多維度的支撐。
這些都是實打實的資源。最直接的,就是借助滴滴的網約車生態網絡,小鵬汽車能夠拓展銷售渠道,用以提振銷量。對于新能源造車車企而言,銷量規模本就是影響成本控制的權重一環。
顯然,在滴滴的助力下,小鵬汽車要將高階智能能力放在15萬元級別的車型上,別說不再是空中樓閣,更是有了實質性可行性牢靠地基。
而這也將攪動新能源主流市場。何小鵬表示,自己對“MONA”的預期為“至少在10萬年銷量以上”。
未來出行的新探索
此外,銷量并不是唯一追求的。
小鵬汽車與滴滴達成合作的共識,正在于雙方都有共同的未來出行夢。
何小鵬一直認為,有了互聯網+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不再是出行工具,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他希望用對科技的探索,來引領未來的出行變革,成為未來出行的探索者。
滴滴同樣如此。
在滴滴對于未來出行的戰略規劃中,共享化、智能化、電動化都是核心要素。過去幾年,包括自動駕駛、與車企合作方面,滴滴也一直以共享出行行業引領者的身份持續探索未來出行。
對于滴滴來說,此次與小鵬汽車的合作,向其輸出模塊化的能力和生態,也是自身輕裝上陣,加速共享出行市場智能化電動化,帶動產業生態邁向未來出行的最佳途徑之一。
可以預見,一旦“MONA”項目順利展開,智能駕駛等技術將會在出行市場中得到非常大的推廣與普及,未來出行也就有了新意思。
試想一下,當市場上主流的網約車,都配備了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等智能技術,乘車的安全性、便利性和節能性等以及出行效率都得到了很大程度上提升,一個人甚至都不必擁有一輛車,就能擁有更加美好的出行體驗。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了。
“MONA”所瞄準的15萬級別新能源市場,本就競爭日益激烈。并且除了小鵬汽車之外,其他智能化程度較高的車企比如蔚來等目前也盯上了這塊市場,想從中突圍也并不輕松。
就看小鵬汽車與滴滴的化學反應,究竟效果如何了。
來源|AI藍媒匯 作者|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