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夢想賦能。
“初戀時我們不懂愛情,創業時我們不懂風險。”
這是“福袋叔”孫一鳴經常在他的微信視頻號直播間講的一句話,言簡意賅的句子卻能透露出,他希望能夠通過直播的方式為更多創業者提供風險預警。
做創業投資12年,對于投資和創業,他已經有了獨創的邏輯和方法論,這期間,他先后考察過上千家創業公司項目,為幾十家公司做過融資咨詢和創業輔導,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上市公司。
他說,自己當初創業時因為不懂風險,任性地秉持所謂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創業精神”,結果就是初創失敗血本無歸,不希望現在的創業者再犯和自己當年一樣的錯。
這是一個已近天命之年的男人,為同樣懷揣創業夢的人賦能,創造出更多可能的故事。
從“投資人”到“創業陪練”
1998年,互聯網悄然成為了國內最大的風口之一。在那個熱血的歲月里,除了一股腦扎根于互聯網的巨頭們,處于同一時空的金融界也在震驚于互聯網的來勢洶洶。
福袋叔也是其中一人。
計算機專業畢業的他對互聯網其實早有研究,正巧遇上周圍不少人都在開展互聯網方向的投資,他也決定放手去試。
但那時的他并沒有全身心投入到投資行業中,而是一邊創業一邊對互聯網行業進行觀察,并擇優進行投資。自那之后的12年里,他親眼見證了互聯網行業在國內經歷了泡沫期、巔峰期、平穩期,再到如今成為每個人密不可分的生活,關于互聯網他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直到2010年,當金融危機的余波漸漸消退之后,在有了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工作經驗后,福袋叔終于決定,將自己對于投資的多年理解變現,并在互聯網投資領域正式上路。
那一年,他36歲。
那段時間里,他與團隊先后參與過包括豬八戒、京東科技等幾十家公司的投資項目,更加深入的實踐與不可避免的碰壁也給了他更大的啟發:不要固守著自己的觀念去創業,為什么不將自己十幾年的經驗傳播出去呢,說不定能幫助更多人避坑避嫌,少燒錢,少失敗。
提到這種觀念的轉變,福袋叔總是會忍不住摸摸自己頭上一條縫了13針的疤。
在他29歲時,偶然一次陪客戶去滑雪,那時的他并沒有考慮到自己的能力,也沒有戴好護具,滿腦子想的就是“陪好客戶”就站在了雪場的高級道的起點。
本以為會與中級道的難度相差不多,卻沒成想,剛剛出發十幾秒就摔在了北京延慶冰冷的雪面上,當即染紅了雪場。
那一次接近鬼門關的“血的教訓”后來時常成為他在視頻號直播間與粉絲們分享的經歷,也讓他相信感知風險、認知風險,在創業前對自己有十足的能力預判是一個創業者必備的能力。
為了將自己的這些觀念更好地與別人分享,幫助到更多的創業者,福袋叔在2020年為自己取了個叫“福袋叔”的新名字。他說,這是取自于團隊在2018年投資的一個叫做“現金福袋”的項目,也希望在自己的幫助下,能給創業者們帶來事業的驚喜與收獲。
到了現在,他已經累計做了將近400場公益直播,先后幫助過130多位創始人成功完成創業目標。從“投資人”到“創始人陪練”,他也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初戀時不懂愛情,就像創業時不懂風險”
在十幾年的投資人從業經歷中,兼任“創始人陪練”的福袋叔自然見證過很多跌宕起伏的創業故事。
讓他記憶最深的一次,他的團隊投資了一家主營互聯網呼叫中心業務的公司,但發展了兩年多公司依然沒有達到預期收入,于是決定轉型做O2O模式的民生服務。
“當時我們就提醒過創始人慎重做這個業務,我們看到了這種O2O業務的底層BUG,一是老百姓并沒有特別習慣使用移動互聯網,二是傳統的商家也沒有足夠的互聯網設施來承接來自互聯網端的用戶需求。”福袋叔回憶道。
但公司創始人并沒有采取他的建議,這次轉型最終也以失敗告終。
好在,福袋叔沒有灰心,而是繼續與他們共研新的市場機會和迭代商業模式,通過“創始人認知力”,終于趕上了新媒體的風口。
他將這次經歷歸結為,在預知風險、認知未來的前提下聚焦不放棄的成果。
當然,成功的案例固然可喜,但在創業這座獨木橋上,更多的則是轉身墜入山崖的失意者。
福袋叔視頻號截圖
福袋叔向AI藍媒匯回憶道,他們曾投資過一家做互聯網教育的公司,該公司的核心團隊五位創始人都來自國內和海外的名校,其中還有兩位還出自新東方。當時這套面向幼兒園兒童的素質教育培養已經取得了初期的成功,公司發展到第三年時已經服務了一萬多個家庭,收入也十分穩定。
“盡管這家公司處于上升期,我站在競爭對手視角、用戶視角、趨勢視角和投資人視角等四個維度幫助他們分析,還是否定了他們做這個業務的可行性。可他們并沒有聽取我的建議,最終他們也是在公司發展到第五年時倒閉了。”福袋叔說。
也正因為親眼見證了這些公司從高樓到垮臺,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目標:幫助更多的創業者提高創業成功率。
“誰都不希望自己是創業失敗者,但是真正的創業就是99死1生,而我要做的就是盡最大可能幫助創業者達成不敗的目標。”
這也是他在自己的直播間@福袋叔 中經常談到的內容。目前,他通過視頻號直播間進行了近400場直播,直播內容既有自己的經驗分享,也有與行業大咖的對話交流。更多的時間他都留給了直播間的創業者,直接與其探討企業的經營問題,站在自己的角度為其適當指出經營問題。
這樣高強度、單次時長超過三個小時的直播有時候他幾乎天天都在進行,盡管辛苦,但當他在某個平常的午后收到曾經幫助過的創始人的消息,說自己的公司終于收獲了融資時,他便覺得收獲了滿滿的認可感與使命感。
用有限的經歷去為更多人提供幫助,或許,就是這個近知天命的男人現在最大的快樂吧。
(來源|AI藍媒匯 作者|閆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