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關本職,拼專業不拼任性
文 | 韓韓(作者系藍媒匯創始人)
昨天晚上,有不少朋友不約而同地都給我轉了一條消息。
打開之后一看,原來是關于小鵬汽車最新組織架構調整的,其中小鵬公關媒介負責人徐靜也在被調整范圍里。消息稱,徐靜從職級P8的公關媒介負責人,被調任去做企業品牌,匯報對象為一名P7的員工。
從調整上來看,徐靜不僅被轉崗了,同樣職級也降了,不再做小鵬對外的公關一把手了。
這些朋友把這消息轉給我,也是知道前段時間,我與這位小鵬公關媒介負責人發生了一點小摩擦,很榮幸成為了被她拉黑的幾人之一。包括我在內,事后多位媒體同行都對此寫過稿子,遺憾的是,這位小鵬公關皆盡所能對所有文章進行投訴,進一步惡化關系。
事情的源起是這樣的。
去年的12月14日,財經雜志記者劉丁在參加蔚來一場媒體交流會時,發朋友圈順帶吐槽了一下小鵬汽車,稱他曾在廣州車展采訪小鵬汽車、提問時被趕出了會場。
結果就這條朋友圈被時任小鵬公關媒介負責人的徐靜給截圖并回懟:“我沒請過他來任何采訪,畢竟連財報都看不懂”。
本來呢,作為公關在處理媒體的問題上,最重要的不就是溝通嘛。
徐總監完全可以跟媒體記者私下溝通解釋一下,這件事大概率就是個誤會,消除之后,不就啥事沒有嘛。但她就是選擇在朋友圈開懟。
懟還不是最嚴重的,最嚴重的還涉嫌“人身攻擊”,說人家連財報都看不懂。要知道當事記者是個財經領域的專業記者,你說人連財報都看不懂,那就是直接打人臉了,甚至把對方單位也給連帶了。
據我了解,小鵬公關懟的當事記者劉丁,現在是“財經十一人“的成員,之前在南方周末財經部工作過。說人連財報都看不懂,如果只是情緒化表達,那可能直接就涉嫌“誹謗”了。
本來這事可能就是一個小誤會,小鵬公關朋友圈這一通懟,別說平息事件了,直接就把自己卷入了輿情當中,也把小鵬推到了風口浪尖。
很多媒體同行,都在熱火朝天討論。我也手賤發了個朋友圈,然后就喜提小鵬公關拉黑,讓不少朋友看了笑話。
其實,我能理解,并尊重每個人都有個性,都有情緒,都可以隨性表達。
無論是在事情發生后,小鵬這名公關負責人在群里就開懟解釋說自己不是一個“圓滑”的公關人,還是從朋友處了解一些情況,這名公關確實是個很直率的性格,為人處世很坦誠,沒什么心機,有啥說啥。
但在工作上,專業性是第一位的。
坦白來說,小鵬這兩年在輿情上風評并不樂觀。比如說在一些老用戶維權,以及跟友商的競爭中等等。有些是公關解決不了的,有些則是公關能夠使上勁兒的。
但無論如何,公關這份工作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給企業加分,而不是減分。
甚至如果企業本來沒啥情況,公關倒是因為自己的操作,讓企業減分了,那不就完全起到負作用了嘛。
放到小鵬這次事件,一個小誤會,一個本來很好解決的事情,按照公關的工作職責來,就是應該消除誤會、降低輿情發酵的風險,最不濟也就根本不當回事,不回應。熱度一過,可能也沒啥。畢竟不涉及到企業經營管理產品等等。
但小鵬這名公關總監,硬生生選擇情緒化表達,讓事件升級,衍生了次生輿情,把自己和公司搞成風波中心,成為主角,引火燒身,凸顯了不專業,不理性。
該名公關的轉崗以及降級,也就是情理之中,哪個老板也不會喜歡這樣“添亂”的業務負責人吧。何況在本職工作上犯了錯誤,總該是要付出代價的。
這件事在我看來,也給業內提了個醒。
很多業內人士都說,以后公關硬剛媒體,將是一種趨勢。但甭管怎么剛,都得基于事實吧。一旦脫離事實,公關也很難脫身。
所以我們看到,現在很多大廠不是說在加強公關隊伍,而是有意的讓法務部門站在第一線。
可能這種情況,公關也未必樂見吧,畢竟權重很大程度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