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拼多多到底做對了什么?
作者|葉二 編輯|魏曉
如果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拼多多剛發布的Q3財報,那只能是:炸裂。
財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拼多多實現營業收入688.4億元,同比增長94%;實現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口徑凈利潤155.4億元,凈利潤率為22.6%。
驚人的高增長,尤其是幾乎主流的互聯網大廠口徑都強調穩健增長的當下,拼多多卻上演了接近翻倍增長的戲碼。
拼多多到底做對了什么?
財報是這么解釋的:
得益于消費市場加快回暖及公司今年以來全力實施的“高質量發展”戰略。
前者,是大廠們面臨的共同背景,都受益其中。而彼此間增幅之所以有較大差距,關鍵正在于后者,也就是拼多多持續發力的“高質量發展”戰略轉型。
進入2023年之后,高質量發展明確成為了拼多多新的戰略方向。拼多多的發展目標也不再是過去GMV等經營數據高增長,而是追求建立一個健康、有序、可持續且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的平臺生態。
效果也是立竿見影。
Q1營收同比增長58%,Q2營收同比增長66%,再到現在的Q3營收同比增長94%,一個清晰的事實是,拼多多的高質量發展戰略正在成為拼多多長期確定性高增長的強勁引擎。
高質量增長飛輪
從收入結構上看,拼多多Q3業績的高增長,主要由兩方面構成。
一個是,在線營銷服務及其他收入為 396.9 億元,較 2022 年同季度的 284.8 億元增長 39%。另一個是,交易服務收入為 291.5 億元,較 2022 年同季度的 70.2 億元大增 315%。
無論是廣告,還是傭金,在Q3拼多多都實現了強勁增長。
而在這背后,正是拼多多跑通了“高質量消費、高質量供應、高質量生態”這一高質量發展全路徑的直觀體現。
從供給到消費,再到平臺生態,三者齊頭并進,成就了拼多多的高質量增長飛輪,目前已進入越轉越快的階段。
高質量消費上,拼多多強調的是“質價比”優化,而不只是“性價比”。
這是對消費者極致追求優價好物的需求洞悉。
“拼多多應對競爭的思路是不要看競爭者在做什么,而要看消費者需要什么。”拼多多聯合創始人、聯席CEO趙佳臻在電話會議上表示。
消費市場回暖,人們愿意為更好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買單,這不僅關乎品質,也關乎價格。為引領高質量消費,拼多多充分發揮“多實惠”與“好服務”兩大引擎的拉動效應,通過建立長效機制,提升實惠的易得性,改善優質供給的普惠性。
簡單來說,就是為消費者持續提供高質低價的商品。
以 9 月國貨節為例,拼多多聯合伊利、安踏、格蘭仕、洋河、上海藥皂、鴻星爾克、孔鳳春、郁美凈、五芳齋、杏花樓等 100 家國貨、老字號品牌共同開啟大促活動。在活動中,平臺通過投入 " 百億補貼 " 專項補貼,傾斜萬人團、直播等資源,推動更多國貨品牌、老字號持續出圈,銷量增長。
高質量供應上,已經成為電商行業重要貨源地的拼多多,繼續扎根實體經濟,以技術創新推動產業提檔升級。
比如在三季度,拼多多“農云行動”先后走進江蘇大閘蟹、西北水果等農產地,助力當地打造更具韌性和競爭力的數字化農產帶。
財報顯示,三季度,拼多多繼續加碼科技投入,平臺研發費用再創新高,達到28.5億元,同比增長5.5%。
當然,還有在高質量生態上,拼多多大作文章。
眾所周知,如何構建一個健康、可持續的商家生態,主要得看平臺作為。這需要平臺廣泛參與,拿出切實有效的幫扶引導、治理政策等,從而推動生態朝向預期發展。
在三季度,就未成年人保護上,拼多多從賬號認定、搜索瀏覽及購物下單限制、正向內容引導等維度優化產品功能及服務。以購物下單限制為例,目前,成人用品、處方藥、治療抑郁癥藥物、虛擬類商品如游戲賬號、游戲充值、游戲代練、直播充值、酒類、農獸藥、飛廚刀具類商品都已全部納入未成年人不能下單的范圍。
可以看出,拼多多的高質量發展戰略下,根植于消費者需求、對供給端的深入挖掘,以及對平臺生態的深度治理,構建一個“供給端產品品質越高,消費者對平臺越離不開;消費者需求持續增長,供給端各環節的效率和增長顯著提升;平臺健康治理下,消費者買得起勁,商家也干得起勁”的良性閉環。
一個充滿活力又秩序井然的電商交易消費生態,就此形成,也就此釋放出更多生機與活力。
海外的攻城拔寨
當然,也不僅限于國內。
還在海外。
盡管Q3財報依然未披露拼多多國際業務的營收、營銷投入等具體數據,但從財報以及高管的口徑中,可以輕松判斷,以Temu為代表的拼多多海外業務已經成為拼多多新的增長曲線。
據了解自去年三季度至今,多多跨境已推出一年有余,觸達全球40多個國家及地區。
“我們希望利用過去多年積累的供應鏈的基礎,為全世界不同地區的消費者提供直接從工廠購買的渠道,提供更加柔性化、個性化的供應鏈以及更具性價比的綜合購物體驗。”拼多多拼多多集團董事長、聯席CEO陳磊表示。
在三季度,拼多多加快完善多多跨境這一模式創新,提前布局萬圣節、圣誕節、黑色星期五等海外消費節點,助力廣東、浙江等地的百余個產業帶的萬余家工廠加速出海。
有數據顯示,目前,多多跨境每天出口包裹量超過40萬個,日均貨重達600噸左右。
同時,Temu也有可能已經實現盈利。
財報上,拼多多2023年第三季度毛利為420億元,同比增長49.6%,毛利率61%。凈利潤155.37億元,同比增長47%,凈利潤率22.6%。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凈利潤170.27億元,同比增長37%。
可見,即便拼多多在海外持續攻城拔寨,一直處于規模增長,但整體毛利依舊維持在非常高的水平,凈利潤也刷新了歷史新高。
這意味著,多多跨境的財務狀況表現可能非常亮眼,有可能已經實現盈利,做到了用戶數、營收規模、利潤的同時增長。
在持續補貼國內制造業,持續擴張,還能實現盈利,這相當程度歸功于拼多多在跨境業務上的精耕細作,尤其在前端測試環節,通過與消費者的高效互動,識別用戶喜好、確定市場趨勢,進而實現產銷的快速匹配。
顯然,拼多多的國際化相當有競爭力,其出海的廣闊想象力,也正在打開。
整體來看,拼多多的高質量發展戰略以及出海尋求增量等動作,幫助了拼多多實現了可持續的強勁增長,也是拼多多此次Q3業績炸裂表現的核心增長密碼。
今年是消費提振年,也是電商行業競爭加劇的一年。拼多多正在用自己的路徑,講出自己的獨有故事。
來源|AI藍媒匯 作者|葉二